專利名稱:一種適用于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水產(chǎn)養(yǎng)殖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適用于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方法。
背景技術:
刺參是我國重要的海水養(yǎng)殖種類之一。在刺參的增養(yǎng)殖生產(chǎn)、良種培育和科學實驗過程中常常要對其進行標記和跟蹤識別。在眾多生物標記方法中,體外標記法是最直觀、最方便的識別標記生物的方法,但是由于刺參體壁柔軟,全身幾無硬質結構,且刺參具有很強的排異能力,因此很難將其它海洋生物(如魚類)的體外標記方法應用在刺參上。成功的體外標記方法必須滿足兩個條件:標記能夠長期留存;被標記生物能夠保持正常行為活動。前期試驗表明,采用常規(guī)體壁穿刺法或粘貼法在其體表系掛的體外標簽1-2天后便會自行脫落,且對刺參損傷很大。其它針對刺參的標記方法,有分子標記法和骨片熒光染色標記法,但是其缺點是現(xiàn)場無法識別,必須采集個體后通過室內實驗或使用專用檢測設備進行檢測。因此,亟需開發(fā)一種適用于刺參、可靠且穩(wěn)定的體外標記方法,這將為開展刺參的種群調查、資源增殖效果跟蹤監(jiān)測以及行為學研究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石灰環(huán)是刺參所特有的鈣質器官,位于其咽部,對于支持咽部、神經(jīng)環(huán)和環(huán)水管等器官有重要作用,其突出的特征是閉合的硬質環(huán)形結構。如能利用該結構,開發(fā)一種長效的刺參體外標記方法便大有希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一種適用于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方法。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fā)明利用石灰環(huán)作為體外標記系掛部位,攻克了刺參體外標記難以長期留存的難題;本發(fā)明同時規(guī)定了標記操作器材和必要的技術參數(shù),保證了標記后的刺參能夠成活并正常攝食。具體為:一種適用于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方法,將標記線從刺參的口部穿入并穿過其石灰環(huán)后在刺參頭部上方位置穿出體外,而后在穿出的標記線上固定能夠識別刺參的標簽,最后使標記線穩(wěn)固閉合,即實現(xiàn)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所述用于標記的刺參應選擇無病害、無損傷的健康刺參。所述將標記線從刺參的口部與其身體方向呈45°角穿入,穿過其石灰環(huán)后在其頭部上方位置穿出,標記線上固定適宜的標簽后打結。所述標記線閉合后,標記線至刺參體壁的最大垂直距離小于0.5cm。所述固定的標簽為重量小于刺參總濕重5%的標簽。所述用作標記的針為直徑小于0.4mm的縫衣針、繡花針或其它硬質針。所述標記線可為線徑小于0.2mm的尼龍釣魚線、手術縫合線或其它具有一定強度、表面光滑的線。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本發(fā)明,刺參標簽可長期留存,避免了被刺參排出,刺參個體能夠保留其體外標簽至少3個月以上,解決了刺參難以進行長期體外標記的難題,且標記的刺參能夠保持正常的攝食活動。2.采用本發(fā)明,可為刺參系掛不同種類的體外識別標簽,如電子標簽、顏色標簽、聲學標簽等,刺參個體標記后可進一步開展各種野外標記放流實驗和其它需要準確識別刺參個體的工作,如標記重捕、家系識別和行為學跟蹤等,打破了開展以上工作所面臨的技術瓶頸。3.本發(fā)明具有較廣的適用性,可適用于海參綱中所有具有閉合石灰環(huán)結構的種類。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適用于刺參的體外標記方法示意圖。圖中,I標簽;2標記線;3刺參口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適用于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方法,用于標記的刺參應選擇無病害、無損傷的健康刺參。用直徑小于0.4mm的細針將標記線2從刺參的口部3與其身體方向呈45°角穿入,穿過其石灰環(huán)后在其頭部上方位置穿出,標記線上固定適宜的標簽I后打結。標記線閉合后距離體壁最遠距離小于0.5cm。標記線2可為細的表面光滑的尼龍釣魚線、手術縫合線或其它具有一定強度的線。標記線2上固定的標簽I重量小于刺參總濕重的5%,可以為普通彩色標簽、電子標簽或其它可用于個體識別的標簽。實施例1:采用尼龍釣魚線、彩色塑膠標簽標記刺參選用0.16mm直徑的尼龍釣魚線作為標記線,用長度8mm不同顏色的塑膠標簽(重量為Ig)標記體重IOOg左右的刺參。將標簽穿到標記線上,用直徑為0.35mm的繡花針從刺參的口部與其身體方向呈45°角穿入,穿過其石灰環(huán)后在其頭部上方位置穿出,將標記線引過石灰環(huán),之后調整打結位置,使線距離刺參體壁不超過0.5cm,用電烙鐵將線燒結,剪斷線頭,標簽安裝完成。通過該方法系掛的刺參標簽3天內掉簽率低于10%,保留的標簽可牢固留存3個月以上,標記的刺參12小時后便可恢復攝食活動,3天后達到正常攝食量。不同顏色的標簽在海區(qū)水下便于識別,潛水員尋找和重捕刺參十分方便。實施例2:采用單絲聚丙烯手術縫合線、PIT電子標簽標記刺參選用單絲聚丙烯手術縫合線作為標記線,用一小截塑料套管將長6mm、直徑Imm的PIT電子標簽(重量為2g)和標記線固定在一起,標記IOOg左右的刺參。用直徑為0.35mm的繡花針將不可吸收手術縫合線從刺參的口部與其身體方向呈45°角穿入,穿過其石灰環(huán)后在其頭部上方位置穿出,將標記線引過石灰環(huán),之后調整打結位置,使線距離刺參體壁不超過0.5cm,手工打結,剪斷線頭,標簽安裝完成。通過該方法系掛的刺參標簽4天內掉簽率低于13%,保留的標簽可牢固留存3個月以上,標記的刺參12小時后便可恢復攝食活動,3天后達到正常攝食量。該標簽配備專用掃碼器,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便于識別。刺參投放前掃描記錄編碼,回捕后再次掃描,可獲得刺參的種群密度、個體生長等重要數(shù)據(jù)。
實施例結果表明,采用本發(fā)明標記刺參方便、可靠,便于識別,是適用于刺參或其它海參體外標記的有 效方法。
權利要求
1.一種適用于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標記線從刺參的口部穿入并穿過其石灰環(huán)后在刺參頭部上方位置穿出體外,而后在穿出的標記線上固定能夠識別刺參的標簽,最后使標記線穩(wěn)固閉合,即實現(xiàn)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標記的刺參應選擇無病害、無損傷的健康刺參。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標記線從刺參的口部與其身體方向呈45°角穿入,穿過其石灰環(huán)后在其頭部上方位置穿出,標記線上固定適宜的標簽后打結。
4.按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適用于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記線閉合后,標記線至刺參體壁的最大垂直距離小于0.5cm。
5.按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適用于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的標簽為重量小于刺參總濕重5%的標簽。
6.按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適用于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作標記的針為直徑小于0.4mm的縫衣針、繡花針或其它硬質針。
7.按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適用于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記線可為線徑小于0.2mm的尼 龍釣魚線、手術縫合線或其它具有一定強度、表面光滑的線。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水產(chǎn)養(yǎng)殖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適用于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方法。將標記線從刺參的口部穿入并穿過其石灰環(huán)后在刺參頭部上方位置穿出體外,而后在穿出的標記線上固定能夠識別刺參的標簽,最后使標記線穩(wěn)固閉合,即實現(xiàn)刺參的體外長效標記。采用本發(fā)明的標記方法,刺參個體能夠保留其體外標簽3個月以上,且對其正常活動影響很小,刺參個體標記后可進一步開展各種野外標記放流實驗和其它需要準確識別刺參個體的工作。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141418SQ20131007300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7日
發(fā)明者許強, 孫璐, 張立斌, 楊紅生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