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了一種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新能源是二十一世紀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中最具決定力的五大技術領域之一。太陽能是 一種清潔、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在新世紀中,各國政府都將太陽能資源利用作為國家 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內容,各種各樣的利用太陽能的方法和裝置也應運而生。但是現(xiàn)有 利用太陽能的裝置,其結構一般都比較復雜,成本高,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技術性,缺乏靈 活性,很難推廣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 便、大小靈活、成本低廉的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其特別之處在于包括支架以及群組鍋爐,支架下端設 置有由若干個反光鏡構成的鏡列,群組鍋爐包括至少一組鍋爐,每組鍋爐為一個鍋爐或由 若干個鍋爐并聯(lián)組成,鍋爐與支架一一對應并且設置在位于鏡列焦距處的支架上端,鍋爐 設置有進水管和排氣管,排氣管連接有太陽能集熱利用裝置,每組或多組鍋爐對應一個太 陽能集熱利用裝置。所述太陽能集熱利用裝置為采暖供熱裝置,用以采暖、做飯等。所述太陽能集熱利用裝置為蒸汽發(fā)電機,用以發(fā)電。為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避免資源浪費,所述蒸汽發(fā)電機連接有進水池,進水 池與進水管連接。鍋爐的上下面為透光保溫玻璃,使之既可以透光又能起到很好的保溫作用,鍋爐 四周設有保溫材料層,鍋爐內部設置有蛇形管,蛇形管的進口與進水管連接,出口與排氣管 連接。為方便調節(jié)進水量以及鍋爐燒制的蒸汽/開水/熱水流量,同時也方便根據(jù)實際 需要調節(jié)處于工作狀態(tài)的群組鍋爐的組數(shù),以及每一組鍋爐的鍋爐個數(shù),鍋爐附近的進水 管與排氣管上均設置有閥門。本實用新型使用方法(1)快速進水,出熱水。(2)緩進水,出開水。(3)慢慢進水,出蒸汽。本實用新型采用若干個反光鏡聚焦加熱鍋爐,因此鍋爐的溫度可以根據(jù)反光鏡的 塊數(shù)而調節(jié),鍋爐的大小也可以根據(jù)每塊反光鏡的大小而調節(jié)。發(fā)電時,根據(jù)陽光強弱,最 弱時群組鍋爐供一臺蒸汽發(fā)電機發(fā)電,然后隨陽光加強,可供兩臺以上蒸汽發(fā)電機發(fā)電。[0016]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大小靈活,可廣泛用于提供生活用水或用以發(fā) 電,并且不占用耕地,無污染物排放,成本低廉。
圖1 本實用新型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的整體連接方式之一示意圖;圖2 本實用新型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的整體連接方式之二示意圖;圖3 本實用新型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的整體連接方式之三示意圖;圖4 本實用新型中鍋爐、鏡列、支架部分局部連接結構示意圖;圖5 本實用新型中鍋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地詳細介紹,但本實 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實施例1如圖1、圖4、圖5所示,一種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包括支架1以及群組鍋爐,支架 1下端設置有由若干個反光鏡2構成的鏡列,群組鍋爐包括兩組鍋爐,每組鍋爐由若干個鍋 爐3并聯(lián)組成,鍋爐3與支架1 一一對應并且設置在位于鏡列焦距處的支架1上端,鍋爐3 設置有進水管4和排氣管5,鍋爐3附近的進水管4與排氣管5上均設置有閥門6,排氣管5 連接有采暖供熱裝置7,每組鍋爐對應一個采暖供熱裝置7。其中,鍋爐3的上下面為透光 保溫玻璃31,鍋爐3四周設有保溫材料層32,鍋爐3內部設置有蛇形管33,蛇形管33的進 口 34與進水管4連接,出口 35與排氣管5連接。使用時,關閉排氣管5上的閥門6同時打開進水管4上的閥門6,向鍋爐3內部的 蛇形管33內注水,太陽光照射反光鏡2,由若干個反光鏡2構成的鏡列將其反射的太陽光聚 焦后,穿透透光保溫玻璃31,加熱蛇形管33中的水,加熱后,水變?yōu)檎羝?開水/熱水,打開 排氣管上的閥門6,蒸汽/開水/熱水由排氣管5輸送到采暖供熱裝置7,用于采暖或做飯寸。實施例2如圖2、圖4、圖5所示,一種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包括支架1以及群組鍋爐,支架 1下端設置有由若干個反光鏡2構成的鏡列,群組鍋爐包括兩組鍋爐,每組鍋爐由若干個鍋 爐3并聯(lián)組成,鍋爐3與支架1 一一對應并且設置在位于鏡列焦距處的支架1上端,鍋爐3 設置有進水管4和排氣管5,鍋爐3附近的進水管4與排氣管5上均設置有閥門6,排氣管5 連接有蒸汽發(fā)電機8,每組鍋爐分別對應一個蒸汽發(fā)電機8,蒸汽發(fā)電機8通過排氣管5連 接有進水池9,進水池9與進水管4連接。其中,鍋爐3的上下面為透光保溫玻璃31,鍋爐 四周設有保溫材料層32,鍋爐3內部設置有蛇形管33,蛇形管33的進口 34與進水管4連 接,出口 35與排氣管5連接。使用時,關閉排氣管5上的閥門6同時打開進水管4上的閥門6,由進水池9向鍋 爐3內部的蛇形管33內注水,太陽光照射反光鏡2,由若干個反光鏡2構成的鏡列將其反射 的太陽光聚焦后,穿透透光保溫玻璃31,加熱蛇形管33中的水,加熱后,水變?yōu)檎羝?,打開 排氣管上的閥門6,蒸汽由排氣管5輸送到蒸汽發(fā)電機8發(fā)電,蒸汽發(fā)電機8的廢汽排入進水池9循環(huán)利用。實施例3如圖3、圖4、圖5所示,與實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兩組鍋爐共同對應-個蒸汽發(fā)電機8。
權利要求一種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群組鍋爐,支架下端設置有由若干個反光鏡構成的鏡列,群組鍋爐包括至少一組鍋爐,每組鍋爐為一個鍋爐或由若干個鍋爐并聯(lián)組成,鍋爐與支架一一對應并且設置在位于鏡列焦距處的支架上端,鍋爐設置有進水管和排氣管,排氣管連接有太陽能集熱利用裝置,每組或多組鍋爐對應一個太陽能集熱利用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集熱利用裝置 為采暖供熱裝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集熱利用裝置 為蒸汽發(fā)電機。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發(fā)電機連接有進 水池,進水池與進水管連接。
5.如權利要求1 4之任意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鍋爐的上 下面為透光保溫玻璃,鍋爐四周設有保溫材料層,鍋爐內部設置有蛇形管,蛇形管的進口與 進水管連接,出口與排氣管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鍋爐附近的進水管與排氣 管上均設置有閥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利用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太陽能集熱利用系統(tǒng)。包括支架以及群組鍋爐,支架下端設置有由若干個反光鏡構成的鏡列,群組鍋爐包括至少一組鍋爐,每組鍋爐為一個鍋爐或由若干個鍋爐并聯(lián)組成,鍋爐與支架一一對應并且設置在位于鏡列焦距處的支架上端,鍋爐設置有進水管和排氣管,排氣管連接有太陽能集熱利用裝置,每組或多組鍋爐對應一個太陽能集熱利用裝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大小靈活,可廣泛用于提供生活用水或用以發(fā)電,并且不占用耕地,無污染物排放,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F24J2/02GK201680610SQ20102015712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4月13日
發(fā)明者柳治坡, 柳福存 申請人:柳福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