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農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本發(fā)明的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烯啶蟲胺、呋蟲胺。本發(fā)明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烯啶蟲胺、呋蟲胺兩者相互混配不會產生抵觸;本發(fā)明組合物在一定范圍內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單劑,藥效更持久;延緩了抗藥性的產生,減少了農藥反復使用次數(shù),降低農藥使用量,降低農藥的使用成本;本發(fā)明組合物對刺吸口器類昆蟲等蟲害有特效。由于該組合物的殘留量更低,持效期后比較容易分解,對環(huán)境更加友好,對農業(yè)區(qū)的增產增收有較大的意義。
【專利說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農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刺吸式口器是取食植物汁液或動物血液的昆蟲所具有的既能刺入寄主體內又能吸食寄主體液的口器,為同翅目、半翅目、蚤目及部分雙翅目昆蟲所具有,虱目昆蟲的口器也基本上屬于刺吸式。
[0003]烯啶蟲胺、主要作用于昆蟲神經,與其它的新煙堿類化合物相似。呋蟲胺具有廣譜的殺蟲活性、且持效期長。施用劑量為150~400克有效成分/公頃。
[0004]呋蟲胺的合成方法是:以苯酚為起始原料,首先醚化制得苯乙醚、再溴化且制得格氏試劑,與三氟乙酸酐反應得三氟苯乙酮;然后與氧丙烷化試劑反應生成取代的環(huán)氧丙烷,并與芐醇反應;最后經氯化、還原脫氯制得目的物呋蟲胺。
【發(fā)明內容】
[0005]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 [0006]本發(fā)明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是通過下述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
[0007]—種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該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烯啶蟲胺、呋蟲胺。
[0008]上述的烯啶蟲胺、呋蟲胺的重量比例為1-7:2_4。
[0009]上述烯啶蟲胺、呋蟲胺的重量比例為4:3。
[0010]上述的組合物還包括助劑,所述的有效成分烯啶蟲胺、呋蟲胺占總成分的25-68%。
[0011]本發(fā)明的組合物中,助劑為分散劑、濕潤劑、乳化劑、防凍劑、消泡劑、增稠劑、崩解劑、穩(wěn)定劑、填料、溶劑中至少一種,所述的溶劑為有機溶劑或水。
[0012]上述的組合物其劑型為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水乳劑、水分散粒劑和乳油中的任一種。
[0013]上述的組合物為懸浮劑,各組分的重量份數(shù)為:烯啶蟲胺40、呋蟲胺30、分散劑5~20、防凍劑1~5、增稠劑0.1~2、消泡劑0.1~0.8,余量為水;
[0014]該懸浮劑的具體生產步驟為:先將助劑按上述的配比混合,經高速剪切混合均勻,加入烯唳蟲胺、呋蟲胺,在磨球機中磨球2~3小時,使粒直徑均在5_以下,得懸浮劑制劑的組合物。
[0015]上述的分散劑為:聚羧酸鹽、木質素磺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硫酸鹽、烷基苯磺酸鈣鹽、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鈉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
[0016]上述的防凍劑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種;[0017]上述的增稠劑為:黃原膠、羥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硅酸鋁鎂、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種;
[0018]上述消泡劑為:硅油、硅酮類化合物、C10_20飽和脂肪酸類化合物、C8_10脂肪醇類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
[0019]優(yōu)選的,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
[0020]分散劑為:木質素磺酸鹽;
[0021]防凍劑為:丙二醇;
[0022]增稠劑為:羥甲基纖維素;
[0023]消泡劑為:硅酮類化合物。
[0024]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1)本發(fā)明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烯啶蟲胺、呋蟲胺兩者相互混配不會產生抵觸;
[0026](2)本發(fā)明組合物在一定范圍內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單劑,藥效更持久;
[0027](3)延緩了抗藥性的產生,減少了農藥反復使用次數(shù),降低農藥使用量,降低農藥的使用成本;
[0028](4)本發(fā)明組合物對刺吸口器類昆蟲等蟲害有特效。
[0029](5)由于該組合物的殘留量更低,持效期后比較容易分解,對環(huán)境更加友好,對農業(yè)區(qū)的增產增收有較大的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以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了解本發(fā)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發(fā)明。
[0031]實施例1
[0032]組合物為懸浮劑,各組分的重量份數(shù)為:烯啶蟲胺40、呋蟲胺30、分散劑8、防凍劑3、增稠劑1、消泡劑0.5,余量為水;
[0033]該懸浮劑的具體生產步驟為:先將助劑按上述的配比混合,經高速剪切混合均勻,加入烯唳蟲胺、呋蟲胺,在磨球機中磨球2~3小時,使粒直徑均在5_以下,得懸浮劑制劑的組合物。
[0034]上述的分散劑為:聚羧酸鹽;
[0035]防凍劑為:乙二醇;
[0036]增稠劑為:羥甲基纖維素;
[0037]消泡劑為:硅油、硅酮類化合物、C10_20飽和脂肪酸類化合物、C8_10脂肪醇類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
[0038]上述的藥物對于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防效率達到93.7%。
[0039]實施例2
[0040]組合物為懸浮劑,各組分的重量份數(shù)為:烯啶蟲胺50、呋蟲胺35、分散劑6、防凍劑
2、增稠劑0.5、消泡劑0.5,余量為水;
[0041]該懸浮劑的具體生產步驟為:先將助劑按上述的配比混合,經高速剪切混合均勻,加入烯唳蟲胺、呋蟲胺,在磨球機中磨球2~3小時,使粒直徑均在5_以下,得懸浮劑制劑的組合物。[0042]上述的分散劑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0043]防凍劑為:聚乙二醇;
[0044]增稠劑為:羥甲基纖維素;
[0045]消泡劑為:硅酮類化合物。
[0046]實施例3
[0047]組合物為懸浮劑,各組分的重量份數(shù)為:烯啶蟲胺60、呋蟲胺30、分散劑8、防凍劑
3、增稠劑0.8、消泡劑0.5,余量為水;
[0048]該懸浮劑的具體生產步驟為:先將助劑按上述的配比混合,經高速剪切混合均勻,加入烯唳蟲胺、呋蟲胺,在磨球機中磨球2~3小時,使粒直徑均在5_以下,得懸浮劑制劑的組合物。
[0049]上述的分散劑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硫酸鹽;
[0050]上述的防凍劑為:丙二醇;
[0051]上述的增稠劑為:甲基纖維素;
[0052]上述消泡劑為:硅酮類化合物。
[0053]實施例4
[0054]組合物為懸浮劑,各組分的重量份數(shù)為:烯啶蟲胺50、呋蟲胺30、分散劑9、防凍劑
3、增稠劑0.8、消泡劑0.5,余量為水;
[0055]該懸浮劑的具體生產步驟為:先將助劑按上述的配比混合,經高速剪切混合均勻,加入烯唳蟲胺、呋蟲胺,在磨球機中磨球2~3小時,使粒直徑均在5_以下,得懸浮劑制劑的組合物。
[0056]分散劑為: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鈉鹽;
[0057]防凍劑為:聚乙二醇;
[0058]增稠劑為:硅酸鋁鎂;
[0059]上述消泡劑為:C1(I_2(I飽和脂肪酸類化合物。
[0060]實施例5
[0061]組合物為懸浮劑,各組分的重量份數(shù)為:烯啶蟲胺70、呋蟲胺30、分散劑8、防凍劑
3、增稠劑0.6、消泡劑0.5,余量為水;
[0062]該懸浮劑的具體生產步驟為:先將助劑按上述的配比混合,經高速剪切混合均勻,加入烯唳蟲胺、呋蟲胺,在磨球機中磨球2~3小時,使粒直徑均在5_以下,得懸浮劑制劑的組合物。
[0063]上述的分散劑為: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鈉鹽;
[0064]上述的防凍劑為:乙二醇;
[0065]上述的增稠劑為:羥甲基纖維素;
[0066]上述消泡劑為:硅酮類化合物。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烯啶蟲胺、呋蟲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烯唳蟲胺、呋蟲胺的重量比例為1_7:2_4。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烯啶蟲胺、呋蟲胺的重量比例為4:3。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物還包括助劑,所述的有效成分烯啶蟲胺、呋蟲胺占總成分的25-68%。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物中,助 劑為分散劑、濕潤劑、乳化劑、防凍劑、消泡劑、增稠劑、崩解劑、穩(wěn)定劑、填料、溶劑中至少一種,所述的溶劑為有機溶劑或水。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物其劑型為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水乳劑、水分散粒劑和乳油中的任一種。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物為懸浮劑,各組分的重量份數(shù)為:烯啶蟲胺40、呋蟲胺30、分散劑5~20、防凍劑1~5、增稠劑0.1~2、消泡劑0.1~0.8,余量為水;該懸浮劑的具體生產步驟為:先將助劑按上述的配比混合,經高速剪切混合均勻,加入烯唳蟲胺、呋蟲胺,在磨球機中磨球2~3小時,使粒直徑均在5_以下,得懸浮劑制劑的組合物。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劑為:聚羧酸鹽、木質素磺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硫酸鹽、烷基苯磺酸鈣鹽、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鈉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所述的防凍劑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增稠劑為:黃原膠、羥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硅酸鋁鎂、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種;所述消泡劑為:硅油、硅酮類化合物、c1(l_2(l飽和脂肪酸類化合物、c8_1(l脂肪醇類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防治水稻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分散劑為:木質素磺酸鹽;所述的防凍劑為:丙三醇;所述的增稠劑為:羥甲基纖維素;所述消泡劑為:硅酮類化合物。
【文檔編號】A01N43/40GK103651509SQ201310670088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2月10日
【發(fā)明者】遲宗磊, 藏偉功 申請人:濟南凱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