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陰虛火旺型間質性肺炎的中藥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陰虛火旺型間質性肺炎的中藥配方,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間質性肺炎是肺的間質組織發(fā)生炎癥。炎癥主要侵犯支氣管壁肺泡壁,特別是支氣管周圍血管周圍小葉間和肺泡間隔的結締組織而且多呈壞死性病變。肺燥津傷型:常伴有面紅、目赤、咽干、喉痛、出血、心煩、苔少、舌質紅瘦、脈細數。
【發(fā)明內容】
[0003]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陰虛火旺型間質性肺炎的中藥配方。
[0004]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治陰虛火旺型間質性肺炎的中藥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紫菀15-20克、阿膠15-20克、黨參15-20克、服苓15-20克、甘草15-20克、川貝母15-20克、桔梗20-25克、知母20-25克、柴胡20-25克、五味子20-25克、百合20-25克、麥冬20-25克。
[0005]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及使用方法:將紫菀、阿膠、黨參、服苓、甘草、川貝母、桔梗、知母、柴胡、五味子、百合、麥冬洗凈,一起放入沙鍋中,加水2000克文火加熱2小時,留液去渣即可;每日飲用3次。
[0006]本發(fā)明提供的治陰虛火旺型間質性肺炎的中藥配方,有養(yǎng)陰清熱,寧肺止嗽、涼血止血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0007]下面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0008]實施例1: 一種治陰虛火旺型間質性肺炎的中藥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紫菀20克、阿膠15克、黨參15克、服苓20克、甘草20克、川貝母20克、桔梗20克、知母25克、柴胡25克、五味子25克、百合25克、麥冬25克。
[0009]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及使用方法:將紫菀、阿膠、黨參、服苓、甘草、川貝母、桔梗、知母、柴胡、五味子、百合、麥冬洗凈,一起放入沙鍋中,加水2000克文火加熱2小時,留液去渣即可;每日飲用3次。本發(fā)明提供的治陰虛火旺型間質性肺炎的中藥配方,有養(yǎng)陰清熱,寧肺止嗽、涼血止血的功效。
[0010]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治陰虛火旺型間質性肺炎的中藥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紫菀15-20克、阿膠15-20克、黨參15-20克、服苓15-20克、甘草15-20克、川貝母15-20克、桔梗20-25克、知母20-25克、柴胡20-25克、五味子20-25克、百合20-25克、麥冬20-25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陰虛火旺型間質性肺炎的中藥配方,其特征在于,將紫菀、阿膠、黨參、服苓、甘草、川貝母、桔梗、知母、柴胡、五味子、百合、麥冬洗凈,一起放入沙鍋中,加水2000克文火加熱2小時,留液去渣即可;每日飲用3次。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陰虛火旺型間質性肺炎的中藥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紫菀15-20克、阿膠15-20克、黨參15-20克、服苓15-20克、甘草15-20克、川貝母15-20克、桔梗20-25克、知母20-25克、柴胡20-25克、五味子20-25克、百合20-25克、麥冬20-25克。本發(fā)明提供的治陰虛火旺型間質性肺炎的中藥配方,有養(yǎng)陰清熱,寧肺止嗽、涼血止血的功效。
【IPC分類】A61K36/8968, A61K35/36, A61P11/00, A61P11/14
【公開號】CN105434834
【申請?zhí)枴緾N201410480950
【發(fā)明人】蔡衛(wèi)進
【申請人】蔡衛(wèi)進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4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