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下工作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下工作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水下工作服,特別涉及一種可提供呼吸空氣及調(diào)節(jié)浮沉深度的工作服。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水下工作者,短時間者多徒手潛至水下工作,較長時間則需配套潛水設備,徒手潛水者危險性高,且?guī)С龅墓ぷ鲿r間太短,只能完成一些簡單的水下工作,而且易造成工作失誤。配套潛水設備在水中的費用成本較高,而且潛水者在工作時呼出的空氣也會產(chǎn)生不好的效果,例如影響在水中觀察生物或攝影的效果。況且潛水者在工作前的預備及工作后的善后工作都很繁重。在潛水設備的水下失誤發(fā)生時,使用者遺棄設備后仍需游泳回到水面,增加了危險性。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上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種可穩(wěn)定控制水下浮沉深度及可提供呼吸空氣的水下工作服,一方面可以提供使用者水下工作時呼吸空氣,多次充氣設計可延長水下工作時間。由于水下充氣時工作服體積無變化,不影響浮力穩(wěn)定性。簡化了操作使使用者能專心工作,無需操心空氣的問題,穩(wěn)定水下深度工作方便。工作過程中不會受呼出的氣泡影響,特別在出現(xiàn)危險時,使用者只需解除重力腰帶,按下充氣開關閥,使用者會依物理的自然浮力浮上水面,于同時使用者尚可帶同重量不大的物件及工具回水上。工作服同時發(fā)揮救生衣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來達到設計一種水下工作服,包括工作服主體1、壓縮空氣瓶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可調(diào)節(jié)自重的腰帶4,工作服主體1外有一放置壓縮空氣瓶3的袋子5,工作服主體1正面有一排充放氣口6,所述的工作服主體1內(nèi)有三個獨立的可充氣空間,其中一個為可充放氣囊11。
作為進一步改進,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服主體1正面的一排充放氣口6中的兩個循環(huán)吸充氣口65、66一端連接到工作服主體1還有的兩個獨立的充氣空間12、13,另一端可以連一套呼吸氣管2供給使用者空氣。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可調(diào)節(jié)自重的腰帶4有多個凸園形插孔41,與之配合可插入多個鉛金屬棒42。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自重的腰帶4還有一個可粘貼帶43,用于收藏一端與自重的腰帶4相連的指示浮標44。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重的腰帶4兩端分別有可扣合或打開的插扣。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服主體還有兩個獨立的充氣空間12、13,一個是水下工作服主體原有空間12、另一個是置于工作服主體內(nèi)的另一氣囊13。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工作服主體1正面有一排充放氣口6,孔63、孔64分別連接工作服主體還有的兩個獨立的充氣空間12、13,一個是水下工作服主體原有空間12、另一個是置于工作服主體的另一氣囊13,進行充放氣???7、孔68空間連接到可充放氣囊11,孔67為充氣口、孔68為放氣口。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氣管2設計有一個內(nèi)置及可作180°轉(zhuǎn)向的單向氣閥門21,經(jīng)人手操作便可將呼吸氣的方向改變。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氣管2有水氣及二氧化碳吸附劑。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氣管2末端有一個口咬型呼吸嘴22。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服主體1正面的一排充放氣口6還有多組兩個循環(huán)吸充氣口,及對應多個雙層備用氣囊,兩個循環(huán)吸充氣口分別連接在氣囊的兩個相對封閉的空間。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的工作服主體主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的工作服主體的后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的工作服主體的展開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的自重腰帶;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的壓縮空氣瓶與呼吸氣管的連接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的工作服主體部分的充放氣口部分局部放大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的工作服主體部分的充放氣口部分上半部分的橫切面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的工作服主體部分的充吸氣口部分下半部分的橫切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水下工作服,一種水下工作服,包括工作服主體1、壓縮空氣瓶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可調(diào)節(jié)自重的腰帶4,工作服主體1外有一放置壓縮空氣瓶3的袋子5,工作服主體1正面有一排充放氣口6,所述的工作服主體1內(nèi)有三個獨立的可充氣空間,其中一個為可充放氣囊11。
作為進一步改進,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服主體1正面的一排充放氣口6中的兩個循環(huán)吸充氣口65、66一端連接到工作服主體1還有的兩個獨立的充氣空間12、13,另一端可以連一套呼吸氣管2供給使用者空氣。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可調(diào)節(jié)自重的腰帶4有多個凸園形插孔41,與之配合可插入多個鉛金屬棒42。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自重的腰帶4還有一個可粘貼帶43,用于收藏一端與自重的腰帶4相連的指示浮標44。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重的腰帶4兩端分別有可扣合或打開的插扣。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服主體還有兩個獨立的充氣空間12、13,一個是水下工作服主體原有空間12、另一個是置于工作服主體內(nèi)的另一氣囊13。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工作服主體1正面有一排充放氣口6,孔63、孔64分別連接工作服主體還有的兩個獨立的充氣空間12、13,一個是水下工作服主體原有空間12、另一個是置于工作服主體的另一氣囊13,進行充放氣???7、孔68空間連接到可充放氣囊11,孔67為充氣口、孔68為放氣口。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氣管2設計有一個內(nèi)置及可作180°轉(zhuǎn)向的單向氣閥門21,經(jīng)人手操作便可將呼吸氣的方向改變。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氣管2有水氣及二氧化碳吸附劑。
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氣管2末端有一個口咬型呼吸嘴22。
圖7-圖9中,所述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工作服主體1正面有一排充放氣口6,孔61、孔62可以接雙層備用氣囊,孔63、孔64分別連接工作服主體還有兩個獨立的充氣空間、一個是水下工作服主體1原有空間12、另一個是置于工作服主體的另一氣囊13,進行充放氣???7、孔68空間連接到可充放氣囊11,孔67為充氣口、孔68為放氣口。
這樣使用者在選擇好適合自己身材的水下工作服,將壓縮氣瓶3附帶的充氣管35、37分別接到充氣口65、67,打開充氣閥31,將口咬氣嘴22的兩條氣喉連接牢固在工作服的一排充放氣口6,穿上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扣好重力腰帶,并將口咬氣咀旁的氣閥21調(diào)至充氣狀態(tài),充氣至工作服及附加氣囊,充氣完畢后將口咬型呼吸嘴22對口,打開氣閥21便可開始呼吸工作服內(nèi)的空氣,配戴合適的潛水鏡便可開始控制潛入水中。
當潛入水中時,一方面充氣的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主體會提供浮力,另一方面重力腰帶會產(chǎn)生向下沉力,人體會浮在水面或沉在水中的某個水位,按動本實用新型的水下工作服的附加氣囊放氣開關至將氣囊內(nèi)的空氣排出,使用者便會下沉,到達使用者所需深度便停止排出空氣。這時使用者可以在這一水下深度操作,如使用者需上升則充氣。需長時間水下工作時,使用者于充氣時將呼吸咀調(diào)至充氣狀態(tài),才可充氣;工作完畢后或遇特殊情況,使用者可將附加氣囊充氣至極限,也可將重力腰帶解除以迅速浮升至水面。當重力腰帶解除同時拉開粘貼帶43,指示浮標44會自動彈出浮于水面,指示了重力腰帶的位置,方便取回。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水下工作服,包括工作服主體1、壓縮空氣瓶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可調(diào)節(jié)自重的腰帶4,工作服主體1外有一放置壓縮空氣瓶3的袋子5,工作服主體1正面有一排充氣口6,所述的工作服主體1內(nèi)有三個獨立的可充氣空間,其中一個為可充放氣囊11。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服主體1正面的一排充放氣口6中的兩個循環(huán)吸充氣口65、66一端連接到工作服主體1還有的兩個獨立的充氣空間12、13,另一端可以連一套呼吸氣管2供給使用者空氣。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調(diào)節(jié)自重的腰帶4有多個凸園形插孔41、與之配合可插入多個鉛金屬棒42。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所述的自重的腰帶4還有一個可粘帶43,用于收藏一端與自重的腰帶4相連的指示浮標44。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重的腰帶4兩端分別有可扣合或打開的插扣。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至5任一項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服主體還有兩個獨立的充氣空間12、13,一個是水下工作服主體原有空間12,另一個是置于工作服主體內(nèi)的另一氣囊13。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工作服主體1正面有一排充放氣口6,孔63、孔64分別連接工作服主體還有的兩個獨立的充氣空間12、13,一個是水下工作服主體原有空間12、另一個是置于工作服主體的另一氣囊13,進行充放氣???7、孔68空間連接到可充放氣囊11,孔67為充氣口、孔68為放氣口。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氣管2設計有一個內(nèi)置及可作180°轉(zhuǎn)向的單向氣閥門21,經(jīng)人手操作便可將呼吸氣的方向改變。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氣管2有水氣及二氧化碳吸附劑。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氣管2末端有一個口咬型呼吸嘴22。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水下工作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服主體1正面的一排充放氣口6還有多組兩個循環(huán)吸充氣口,及對應多個雙層備用氣囊,兩個循環(huán)吸充氣口分別連接在氣囊的兩個相對封閉的空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下工作設備,具體地公開了一種水下工作服,包括工作服主體1、壓縮空氣瓶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可調(diào)節(jié)自重的腰帶4,工作服主體1外有一放置壓縮空氣瓶3的袋子5,工作服主體1正面有一排充放氣口6,所述的工作服主體1內(nèi)有三個獨立的可充氣空間,其中一個為可充放氣囊11。使用者可通過簡易操作來調(diào)節(jié)使用者在水下的深度,并可穩(wěn)定在同一深度做長時間工作。
文檔編號B63C11/02GK2669637SQ03280540
公開日2005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1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3年9月11日
發(fā)明者劉樹家 申請人:劉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