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包裝機械領域,特別涉及松散物包裝設備的敦袋機構。
背景技術:
在一種計量包裝生產線中用到類似為植物麻絲類的編織包裝袋。當對袋內所裝入定量物品后,由于一些物料的物理特性很特殊(如面粉等粉料狀物料),既松散輕飄,又滑爽,當物料灌裝進袋之后,在袋子中成散松的狀態(tài)。這種松散的狀態(tài),若物料松散于袋口,會對包裝袋下一步封口的操作帶來麻煩,嚴重的將無法完成封口操作?,F(xiàn)有技術中,通過采用人工操作,將已裝有粉狀料的袋子進行輕拍,在其拍實敦實時候,物料經過運動后,會產生漂浮物,其相對長時間的停留于空氣中,影響環(huán)境,對操作工人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申請人進行研究及改進,提供一種包裝袋的擠壓敦實機構。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包裝袋的擠壓敦實機構,所述敦實機構位于輸送帶的上方,包括借助支架安裝于輸送帶上方兩側的、隔開設置的兩夾板及獨立驅動兩夾板的驅動氣缸;兩夾板之間形成縮頸式間距,所述縮頸式間距包括上部的上錐形導料間距、中部的過渡間距及下部的下錐形擠壓間距,所述驅動氣缸的活塞桿驅動桿,所述驅動桿與位于所述過渡間距處夾板部位連接;所述夾板與所述支架之間安裝有套置于所述驅動桿上的壓簧。
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發(fā)明的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采用加緊方式,對包裝袋進行壓緊敦實,其操作簡單,敦實效果好;由于壓簧的設置,驅動氣缸工作時,夾板對包裝袋進行彈性擠壓,從而防止硬擠壓導致夾板變形及對包裝物料的沖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輸送帶;2、夾板;3、驅動氣缸;4、縮頸式間距;41、上錐形導料間距;42、過渡間距;43、下錐形擠壓間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包裝袋的擠壓敦實機構,敦實機構位于輸送帶1的上方,包括借助支架5安裝于輸送帶1上方兩側的、隔開設置的兩夾板2及獨立驅動兩夾板2的驅動氣缸3;兩夾板2之間形成縮頸式間距4,縮頸式間距4包括上部的上錐形導料間距41、中部的過渡間距42及下部的下錐形擠壓間距43,驅動氣缸3的活塞桿驅動桿6,驅動桿6與位于過渡間距42處夾板部位連接;夾板2與支架5之間安裝有套置于驅動桿6上的壓簧7。
使用時,驅動氣缸3帶動兩夾板2靠攏,利用下錐形擠壓間距43對包裝袋進行擠壓,實現(xiàn)松散物料的敦實、壓緊;由于壓簧7的設置,驅動氣缸3工作時,夾板2對包裝袋進行彈性擠壓,從而防止硬擠壓導致夾板2變形及對包裝物料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