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載滾筒塞帶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卸載滾筒塞帶裝置,包括機架、橫撐、卸載滾筒、上塞帶、下塞帶、塞帶盒和塞帶滾筒,機架的端部安裝有卸載滾筒,機架上設有橫撐,橫撐上安裝有塞帶滾筒和塞帶盒,上塞帶的一端固定纏繞在塞帶滾筒上,上塞帶的另一端穿過塞帶盒且與設置在塞帶盒外部的下塞帶固定連接,下塞帶的底端設置在卸載滾筒與下皮帶之間,下塞帶縱截面形狀為等腰梯形。本實用新型上運皮帶機停車后,下塞帶被塞入卸載滾筒與下皮帶之間,從而有效的限制輸送帶的倒退,避免了輸送帶倒轉(zhuǎn)飛車,損壞機電設備和傷人事故的發(fā)生;下塞帶縱截面形狀為等腰梯形,更容易地被被塞入卸載滾筒與下皮帶之間,更有效地促進了企業(yè)的生產(chǎn)安全。
【專利說明】
卸載滾筒塞帶裝置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礦用裝備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卸載滾筒塞帶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隨著煤礦煤炭開采深度的增加,上運皮帶機在井下運用廣泛,通過上運皮帶機將物料從下往上運輸,在運輸?shù)倪^程中,上運皮帶機若是因為停電或是其他意外事故導致停車后,輸送帶上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有向沿輸送帶面向下溜的趨勢,會帶動輸送帶逆向運轉(zhuǎn),這樣講導致無聊撒在機尾處,甚至導致堵塞,能壓壞機尾架或滾筒,損壞電氣設備,對人員安全產(chǎn)生影響,清理拋灑料也比較麻煩,所以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防止輸送帶逆轉(zhuǎn)。通常使用塞帶裝置來防止輸送帶逆轉(zhuǎn),現(xiàn)有的塞帶裝置所使用的塞帶端部厚度與整體厚度是一致的,從而導致輸送滾筒不易咬合拉扯塞帶運動,從而達不到防止輸送帶逆轉(zhuǎn)要求,使用效果較差。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塞帶咬合容易、使用效果好的卸載滾筒塞帶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為達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shù)手段是,一種卸載滾筒塞帶裝置,包括機架、橫撐、卸載滾筒、上塞帶、下塞帶、塞帶盒和塞帶滾筒,機架的端部安裝有卸載滾筒,機架上設有橫撐,橫撐上安裝有塞帶滾筒和塞帶盒,上塞帶的一端固定纏繞在塞帶滾筒上,上塞帶的另一端穿過塞帶盒且與設置在塞帶盒外部的下塞帶固定連接,下塞帶的底端設置在卸載滾筒與下皮帶之間,下塞帶縱截面形狀為等腰梯形。
[0005]進一步的,靠近卸載滾筒的下塞帶端部厚度小于靠近上塞帶的下塞帶端部厚度。
[0006]進一步的,上塞帶包括中間帆布層,中間帆布層上表面粘結(jié)上橡膠層,中間帆布層下表面粘結(jié)下橡膠層。
[0007]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結(jié)構(gòu)簡單,設計新穎合理,卸載滾筒與下皮帶之間設置了下塞帶,上運皮帶機停車后,輸送帶倒退過程中,下塞帶被塞入卸載滾筒與下皮帶之間,從而有效的限制輸送帶的倒退,避免了輸送帶倒轉(zhuǎn)飛車,損壞機電設備和傷人事故的發(fā)生;下塞帶縱截面形狀為等腰梯形,更容易地被被塞入卸載滾筒與下皮帶之間,更有效地促進了企業(yè)的生產(chǎn)安全,降低了人工及維修成本。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上塞帶剖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1]圖中:1、機架,2、橫撐,3、卸載滾筒,4、上塞帶,5、下塞帶,6、塞帶盒,7、塞帶滾筒,
8、下皮帶,41、中間帆布層,42、上橡膠層,43、下橡膠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卸載滾筒塞帶裝置,包括機架1、橫撐2、卸載滾筒3、上塞帶
4、下塞帶5、塞帶盒6和塞帶滾筒7,機架I的端部安裝有卸載滾筒3,機架I上設有橫撐2,橫撐2上安裝有塞帶滾筒7和塞帶盒6,上塞帶4的一端固定纏繞在塞帶滾筒7上,上塞帶4的另一端穿過塞帶盒6且與設置在塞帶盒6外部的下塞帶5固定連接,下塞帶5的底端設置在卸載滾筒3與下皮帶8之間,下塞帶5縱截面形狀為等腰梯形。
[0013]靠近卸載滾筒3的下塞帶5端部厚度小于靠近上塞帶4的下塞帶5端部厚度。
[0014]上塞帶4包括中間帆布層41,中間帆布層41上表面粘結(jié)上橡I父層42,中間帆布層41下表面粘結(jié)下橡膠層43。
[0015]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簡單,設計新穎合理,卸載滾筒3與下皮帶8之間設置了下塞帶5,上運皮帶機停車后,輸送帶倒退過程中,下塞帶5被塞入卸載滾筒3與下皮帶8之間,從而有效的限制輸送帶的倒退,避免了輸送帶倒轉(zhuǎn)飛車,損壞機電設備和傷人事故的發(fā)生;下塞帶5縱截面形狀為等腰梯形,更容易地被被塞入卸載滾筒3與下皮帶8之間,更有效地促進了企業(yè)的生產(chǎn)安全,降低了人工及維修成本。
[001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shù)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quán)項】
1.一種卸載滾筒塞帶裝置,包括機架(I)、橫撐(2)、卸載滾筒(3)、上塞帶(4)、下塞帶(5)、塞帶盒(6)和塞帶滾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的端部安裝有卸載滾筒(3),所述機架(I)上設有橫撐(2),所述橫撐(2)上安裝有塞帶滾筒(7)和塞帶盒(6),上塞帶(4)的一端固定纏繞在塞帶滾筒(7)上,所述上塞帶(4)的另一端穿過塞帶盒(6)且與設置在塞帶盒(6)外部的下塞帶(5)固定連接,所述下塞帶(5)的底端設置在卸載滾筒(3)與下皮帶(8)之間,所述下塞帶(5)縱截面形狀為等腰梯形。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卸載滾筒塞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卸載滾筒(3)的下塞帶(5)端部厚度小于靠近上塞帶(4)的下塞帶(5)端部厚度。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卸載滾筒塞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塞帶(4)包括中間帆布層(41),中間帆布層(41)上表面粘結(jié)上橡膠層(42),中間帆布層(41)下表面粘結(jié)下橡膠層(43) ο
【文檔編號】B65G43/00GK205687072SQ201620698513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4日 公開號201620698513.9, CN 201620698513, CN 205687072 U, CN 205687072U, CN-U-205687072, CN201620698513, CN201620698513.9, CN205687072 U, CN205687072U
【發(fā)明人】王軍, 胡榮杰, 劉威, 儲飛, 王立功
【申請人】安徽恒源煤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