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吹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吹塑模具模內(nèi)切割料頭的裝置。
背景技術:
原有技術中,在利用吹塑機吹塑汽車連接管件時,吹塑成型后的管件二端的料頭需要人工和其它切割工裝,車切工裝來完成成品,費時費力,生產(chǎn)效率低,為了克服這種吹塑工藝的不足,有專利號為 201320888109.4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吹塑模具模內(nèi)切割廢料的裝置,它包括油缸、滑塊、塊導向座和刀片,油缸連接滑塊導向座,滑塊滑動連接在滑塊導向座上,刀片安裝在滑塊上,油缸帶動滑塊上下運動。它雖然將人工切割和車切工序移到模具內(nèi)進行切割,省略了切割工裝,車切工裝,節(jié)約了吹塑機周邊場地,但是它利用單塊刀片,上下運動切割,切割速度還不夠快速,沒有達到“一刀切”的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吹塑模具模內(nèi)切割料頭的裝置,能快速切斷料頭,切割速度快,切割精度高。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吹塑模具模內(nèi)切割料頭的裝置,包括油缸、2塊刀片固定塊以及上下對稱設置的上刀片、下刀片,所述油缸上設有2個推桿,所述推桿通過導軌固定座連接刀片固定塊,所述上刀片、下刀片分別安裝在2塊刀片固定塊上,所述油缸推動上刀片、下刀片同步前后運動。通過設置上刀片、下刀片,將待切割料管置于上刀片與下刀片形成的圓形孔中,通過油缸同步推動上刀片、下刀片前后運動,完成快速切割的動作,切割精度高。
優(yōu)選的,還設置有用于放置上刀片的上容置腔以及用于放置下刀片的下容置腔,所述上刀片、下刀片受油缸作用分別在上容置腔以及下容置腔內(nèi)同步前后運動。通過設置上容置腔以及下容置腔不僅使刀片沿同一個方向運動,還能起到固定料管的作用,使裝置切割廢料的精度更高,避免裝置切割料頭時損壞產(chǎn)品。
優(yōu)選的,所述刀片固定塊一端設有與推桿配套的安裝槽,另一端設有安裝刀片的安裝孔。通過這樣的設計,提高了連接緊密度,以及方便更換刀片。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不僅將人工切割和車切工序移到模具內(nèi)進行切割,省去了各道工序的運輸,大大提高了自動化生產(chǎn)程度,而且通過設置上下對稱的雙刀片結(jié)構(gòu),同步切割,達到快速切割的作用,使裝置切割料頭的精度更高,有效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吹塑模具模內(nèi)切割料頭裝置的整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爆炸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為吹塑模具模內(nèi)切割料頭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吹塑模具模內(nèi)切割料頭的裝置,包括油缸1、導軌固定座2、2塊刀片固定塊3以及上下對稱設置的上刀片 51、下刀片52,油缸1上設有推桿11,推桿11通過導軌固定座2連接刀片固定塊3,上刀片51、下刀片52分別安裝在2塊刀片固定塊 3上,油缸1推動上刀片51、下刀片52同步前后運動。通過設置上刀片51、下刀片52,將待切割料管置于上刀片51與下刀片52形成的圓形孔中,油缸1同步推動上刀片51、下刀片52前后運動,即可完成快速切割的動作,切割精度高。為了使刀片沿同一個方向運動,以及為了固定好料管,避免切割料頭時損壞產(chǎn)品,本裝置還設置有用于放置上刀片51的上容置腔41以及用于放置下刀片52的下容置腔 42,上刀片51、下刀片52受油缸1作用分別在上容置腔41以及下容置腔42內(nèi)同步前后運動。同時,我們再將連接推桿以及刀片的刀片固定塊設計成一端設有與推桿配套的安裝槽,另一端設有安裝刀片的安裝孔,可提高連接緊密度,以及方便更換刀片。
如圖3所示,本切割料頭裝置安裝在料管切割線的位置,料管6 穿過圓形孔,利用容置腔4固定住,然后,油缸1推動推桿11,推桿11帶動切割的上刀片51、下刀片52作同步直線運動,對模具里面的料管與料頭之間進行快速切割,切割完成后,開模取出料管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任何對本技術做出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想到的替換、變形、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