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包括箱體,箱體設有一側中下方設有新風電動閥和排風電動閥,另一側下方設有回風口,上方設有送風口,箱體內設有板式顯熱回收裝置,板式顯熱回收裝置右側設有濕膜加濕器,左上側設有送風機,濕膜加濕器上設有表冷器,靠近新風電動閥處設有新風過濾網,靠近回風口處設有排風過濾網,排風過濾網左側設有排風機,新風過濾網右側設有熱管回收裝置,熱管回收裝置與排風機之間設有旁通電動風閥。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濕度可控性、高效節(jié)能;冷熱源多樣選擇;風口的位置多種選擇;安裝場所靈活。
【專利說明】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
【背景技術】
[0002]空氣的污染、物種的滅絕、植被的破壞、土地的退化等生態(tài)問題的頻繁出現,人們開始對生存的環(huán)境越來越重視?,F在很多有經濟能力的人搬離了城市的中心,在城市周邊的湖邊、海邊等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建起了工作、生活及娛樂的場所。
[0003]這些場所雖然風景優(yōu)美、空氣品質好,但由于空氣的濕度很大,會出現屋內的裝飾、家用電器受潮,衣物發(fā)霉等現象,因此降低室內的空氣濕度,保證室內一定的干燥度是十分必須的。
[0004]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
[0006]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包括箱體,所述箱體設有一側中下方設有新風電動閥和排風電動閥,另一側下方設有回風口,上方設有送風口,所述箱體內設有板式顯熱回收裝置,所述板式顯熱回收裝置右側設有濕膜加濕器,左上側設有送風機,所述濕膜加濕器上設有表冷器,靠近新風電動閥處設有新風過濾網,靠近回風口處設有排風過濾網,所述排風過濾網左側設有排風機,所述新風過濾網右側設有熱管回收裝置,所述熱管回收裝置與排風機之間設有旁通電動風閥。
[0007]所述新風電動閥處設有新風口。
[0008]所述新風電動閥與新風過濾網之間設有新風口。
[0009]所述排風電動閥處設有排風口。
[0010]所述排風電動閥與熱管回收裝置之間設有排風口。
[0011]所述回風口位于箱體內側且靠近排風過濾網。
[0012]所述送風口位于送風機正前方且位于箱體內部。
[0013]所述送風口位于送風機正前方且設于箱體上。
[0014]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濕度可控性:夏天將高溫高濕的空氣先預冷再深冷的方式處理到需要的低濕狀態(tài),冬天將低溫低濕的空氣升溫再加濕的方式處理到需要的濕度狀態(tài),滿足人體舒適度的需求及屋內物品的存放,聞效節(jié)能;
冷熱源多樣選擇:冷源可以為冷水、壓縮機直接制冷;熱源可以為熱水、壓縮機熱泵制熱、電加熱、蒸汽;
風口的位置多種選擇:送風口、回風口、新風口、排風口的位置有很多種可選,可以根據安裝現場的情況進行選擇,以方便安裝; 安裝場所靈活:室內型和室外型,室外型考慮了防雨設計,無需室內專門的機房放置,節(jié)約了室內空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6]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發(fā)明的夏季濕度超限時、冬季溫濕度太低時的工作原理圖。
[0018]圖3為本發(fā)明的夏季濕度不超高時、冬季溫濕度不超低時的工作原理圖。
[0019]圖4為夏季工況圖。
[0020]圖5為冬季工況圖。
[0021]其中:1、新風電動閥,2、新風過濾網,3、送風機,4、板式顯熱回收裝置,5、濕膜加濕器,6、表冷器,7、排風電動閥,8、熱管回收裝置,9、旁通電動風閥,10、排風機,11、排風過濾網,12、送風口,13、新風口,14、排風口,15、回風口,16、箱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加深對本發(fā)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定。
[0023]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包括箱體16,箱體16設有一側中下方設有新風電動閥1和排風電動閥7,另一側下方設有回風口 15,上方設有送風口12,箱體16內設有板式顯熱回收裝置4,板式顯熱回收裝置4右側設有濕膜加濕器5,左上側設有送風機3,濕膜加濕器5上設有表冷器6,靠近新風電動閥1處設有新風過濾網2,靠近回風口 15處設有排風過濾網11,排風過濾網11左側設有排風機10,新風過濾網2右側設有熱管回收裝置8,熱管回收裝置8與排風機之間設有旁通電動風閥9。
[0024]新風電動閥1處設有新風口 13。
[0025]新風電動閥1與新風過濾網2之間設有新風口 13。
[0026]排風電動閥7處設有排風口 14。
[0027]排風電動閥7與熱管回收裝置8之間設有排風口 14。
[0028]回風口 15位于箱體16內側且靠近排風過濾網11。
[0029]送風口 12位于送風機3正前方且位于箱體16內部。
[0030]送風口 12位于送風機3正前方且設于箱體16上。
[0031]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濕度可控性:夏天將高溫高濕的空氣先預冷再深冷的方式處理到需要的低濕狀態(tài),冬天將低溫低濕的空氣升溫再加濕的方式處理到需要的濕度狀態(tài),滿足人體舒適度的需求及屋內物品的存放,聞效節(jié)能;
冷熱源多樣選擇:冷源可以為冷水、壓縮機直接制冷;熱源可以為熱水、壓縮機熱泵制熱、電加熱、蒸汽;
風口的位置多種選擇:送風口、回風口、新風口、排風口的位置有很多種可選,可以根據安裝現場的情況進行選擇,以方便安裝;
安裝場所靈活:室內型和室外型,室外型考慮了防雨設計,無需室內專門的機房放置,節(jié)約了室內空間。
[0032]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夏季剛開機或房間濕度超限時,將新風電動閥1和排風電動閥7關閉,旁通電動風閥9打開,房間的回風直接通過排風機10進入板式顯熱回收裝置4預冷,經表冷器6或壓縮機直接制冷深度降溫后,再經板式顯熱回收裝置4升溫后送入房間,實現空氣系統(tǒng)內循環(huán)達到快速降低房間的濕度;
冬季剛開機或房間溫濕度太低時,將新風電動閥1和排風電動閥7關閉,旁通電動風閥9打開,房間的回風直接通過排風機10進入熱管回收裝置8或壓縮機熱泵制熱升溫,再通過濕膜加濕器5加濕后送入房間,實現空氣系統(tǒng)內循環(huán)達到快速提升房間的溫濕度。
[0033]如圖3所示,夏季房間濕度不超高時,為了改善房間的空氣品質,將新風電動閥1打開,排風電動閥7打開,旁通電動風閥9關閉,室內污濁的空氣通過排風機10排出室外,室外的新風通過板式顯熱回收裝置4預冷,經表冷器6或壓縮機直接制冷深度降溫后,再經板式顯熱回收裝置4升溫后送入房間,既保證了房間空氣的新鮮度又消除了房間的余濕量;
冬季房間溫濕度不超低時,為了改善房間的空氣品質,將新風電動閥1打開,排風電動閥7打開,旁通電動風閥9關閉,室內污濁的空氣通過排風機10排出室外,在熱管回收裝置8與室外的新風進行熱交換,將室外的新風預熱,經熱水加熱器或壓縮機熱泵制熱升溫后,再經濕膜加濕器5加濕后送入房間,既保證了房間空氣的新鮮度又保證房間的具有滿足人體舒適的濕度。
[0034]如圖4所示,夏季工況:室外點空氣通過板式顯熱回收裝置4先預冷,二次表冷降溫節(jié)約18%的冷量,表冷后升溫常規(guī)采用電加熱或熱水等額外的能量,本發(fā)明是將板式換熱器回收的能量升溫用(即表冷后點到送風點的溫升全不需要額外的能量),大大節(jié)約了機組的耗能。
[0035]如圖5所示:冬季工況:室外點空氣通過熱管回收裝置8將室內排出的空氣進行能量回收預熱,因此熱水或壓縮機熱泵加熱可以減少30%的負荷。
[0036]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據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變化,仍屬于本發(fā)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包括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設有一側中下方設有新風電動閥和排風電動閥,另一側下方設有回風口,上方設有送風口,所述箱體內設有板式顯熱回收裝置,所述板式顯熱回收裝置右側設有濕膜加濕器,左上側設有送風機,所述濕膜加濕器上設有表冷器,靠近新風電動閥處設有新風過濾網,靠近回風口處設有排風過濾網,所述排風過濾網左側設有排風機,所述新風過濾網右側設有熱管回收裝置,所述熱管回收裝置與排風機之間設有旁通電動風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風電動閥處設有新風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風電動閥與新風過濾網之間設有新風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電動閥處設有排風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電動閥與熱管回收裝置之間設有排風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風口位于箱體內側且靠近排風過濾網。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口位于送風機正前方且位于箱體內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熱回收型新風濕度控制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口位于送風機正前方且設于箱體上。
【文檔編號】F24F13/30GK103836725SQ201310619671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29日
【發(fā)明者】陳德, 劉興勇 申請人:江蘇國萊特空調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