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紅外智能監(jiān)控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防爆紅外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支撐結構。
背景技術:
在輸油碼頭、石油石化場所、油庫、加油站等地區(qū),其周圍空氣中都存在著一定的爆炸性危險氣體,存在發(fā)生爆炸的隱患。在該區(qū)域通常安裝有監(jiān)控設備,這些監(jiān)控設備必須滿足GB 3836.1-2010《爆炸性環(huán)境第1部分:設備通用要求》的相關規(guī)定。目前常用的防爆型監(jiān)控設備的外殼結構一般采用圓筒形結構,其內部空間一般采用平板抽拉式轉接結構,內部空間利用率低,并且其內部光學系統(tǒng)安裝存在穩(wěn)定性差,精度低,同軸度差等缺陷,現(xiàn)有設計無法滿足紅外智能監(jiān)控的空間布局和其他精度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爆紅外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支撐結構,實現(xiàn)其結構構造簡單,易于拆裝,能夠大大提高防爆殼體內部結構的空間利用率,并且安裝后可以使紅外成像裝置的穩(wěn)定性、同軸精度得到一定的保證。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爆紅外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支撐結構,其包括:圓筒形防爆外殼和設置在圓筒形防爆外殼內的圓柱形框架結構,圓柱形框架結構包括后連接環(huán)4、前連接環(huán)3和多個鏈橋5,所述后連接環(huán)4和前連接環(huán)3為環(huán)形結構件,所述鏈橋5為長方柱條,其一端與前連接環(huán)3連接,另一端與后連接環(huán)4連接,鏈橋5在長度方向上、在圓柱形框架結構內側設置多級凸臺,用于安裝不同的部件,使得所安裝部件位于圓柱形框架結構內。
其中,所述圓柱形框架結構上,每級凸臺上設置螺紋孔,通過螺釘安裝紅外探測裝置、圖像處理電路和其它電路連接器部件。
其中,靠近所述后連接環(huán)4的圖臺上設置電路托盤1,電路托盤1上安裝電路板2。
其中,所述圓筒形防爆外殼內靠近外殼內壁設置多根導軌柱,所述導軌柱為圓柱形結構件,其前端為螺紋頭,安裝在圓筒形防爆外殼內,后端設置內螺紋孔,用于與后連接環(huán)4連接;圓柱形框架結構沿導軌柱安裝到圓筒形防爆外殼內部,最后將后連接環(huán)4與導軌柱后端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前連接環(huán)3為環(huán)形結構件,其外壁上開設安裝槽,用于安裝鏈橋5后端。
其中,在所述安裝槽內開設沿徑向的螺紋孔,使用螺釘將鏈橋5后端固定在螺紋孔上。
其中,所述前連接環(huán)3的外壁上還開有弧狀定位槽,定位槽上安裝聚四氟乙烯結構件7,圓柱形框架結構通過定位槽與導軌柱匹配后,推入圓筒形防爆外殼后壓緊,避免晃動。
其中,所述后連接環(huán)4為環(huán)形結構件,后連接環(huán)4上設置鏈橋連接孔,鏈橋5后端頂面上開設內螺紋孔,使用螺釘穿過鏈橋連接孔和內螺紋孔,將鏈橋5與后連接環(huán)4固定連接;后連接環(huán)4上還開設有導軌柱后端連接孔,使用螺釘穿過導軌柱后端連接孔和導軌柱的內螺紋孔將導軌柱與后連接環(huán)4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后連接環(huán)4上,沿其環(huán)壁厚方向還開設有多個螺紋孔,懸入螺釘后對同軸度進行調節(jié)。
其中,組成所述支撐結構的所有結構件均選取不銹鋼材料。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術方案所提供的防爆紅外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支撐結構,采用簡單的結構形式,便于組裝與拆卸,成本低;采用三個導軌柱,穩(wěn)定性好,保證光軸一致性;采用圓柱形整體設計,可以大大提高防爆殼體內部空間的利用率;本實用新型也可用于其它同類型的防爆光電設備或其他外形為圓筒形殼體的內部結構裝置,具有推廣意義。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防爆紅外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支撐結構的內部圓柱形框架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路托盤,2-電路板,3-前連接環(huán),4-后連接環(huán),5-鏈橋,6-紅外成像器,7-聚四氟乙烯結構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內容、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照圖1所示,本實施例防爆紅外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支撐結構包括圓筒形防爆外殼和設置在圓筒形防爆外殼內的圓柱形框架結構,圓柱形框架結構包括后連接環(huán)4、前連接環(huán)3和多個鏈橋5,所述后連接環(huán)4和前連接環(huán)3為環(huán)形結構件,所述鏈橋5為長方柱條,其一端與前連接環(huán)3連接,另一端與后連接環(huán)4連接,鏈橋5在長度方向上、在圓柱形框架結構內側設置多級凸臺,用于安裝不同的部件,使得所安裝部件位于圓柱形框架結構內。
圓柱形框架結構上,每級凸臺上設置螺紋孔,可以通過螺釘安裝紅外探測裝置、圖像處理電路和其它電路連接器等部件。
其中,靠近后連接環(huán)4的圖臺上設置電路托盤1,電路托盤1上安裝電路板2。
圓筒形防爆外殼內靠近外殼內壁設置多根導軌柱,所述導軌柱為圓柱形結構件,其前端為螺紋頭,安裝在圓筒形防爆外殼內,后端設置內螺紋孔,用于與后連接環(huán)4連接。圓柱形框架結構沿導軌柱安裝到圓筒形防爆外殼內部,最后將后連接環(huán)4與導軌柱后端固定連接。
前連接環(huán)3為環(huán)形結構件,其外壁上開設安裝槽,用于安裝鏈橋5后端,具體地,可在安裝槽內開設沿徑向的螺紋孔,使用螺釘將鏈橋5后端固定在螺紋孔上。
前連接環(huán)3的外壁上還開有弧狀定位槽,定位槽上安裝聚四氟乙烯結構件7,圓柱形框架結構通過定位槽與導軌柱匹配后,推入圓筒形防爆外殼后可以壓緊,避免晃動。
所述后連接環(huán)4為環(huán)形結構件,后連接環(huán)4上設置鏈橋連接孔,鏈橋5后端頂面上開設內螺紋孔,使用螺釘穿過鏈橋連接孔和內螺紋孔,將鏈橋5與后連接環(huán)4固定連接;后連接環(huán)4上還開設有導軌柱后端連接孔,使用螺釘穿過導軌柱后端連接孔和導軌柱的內螺紋孔將導軌柱與后連接環(huán)4固定連接。
后連接環(huán)4上,沿其環(huán)壁厚方向還開設有多個螺紋孔,懸入螺釘后可以對同軸度進行一定的調節(jié)。
本實施例中,所述結構件均選取不銹鋼材料,其力學性能好、熱膨脹系數(shù)一致,有利于高低溫環(huán)境下紅外成像的穩(wěn)定性。
所述不同結構件之間均采用螺釘連接的方式,構造簡單,便于拆卸和維護內部組件。
基于上述結構的防爆紅外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支撐結構,其裝配過程如下:
鏈橋5設置三個,導軌柱設置三個,相同位置功能的螺紋孔均設置三個。
將前連接環(huán)3與三個鏈橋5通過螺釘固連在一起;將紅外成像器6通過螺釘安裝在鏈橋5預留的接口位置上;將電路板2中的一塊大電路板通過螺釘連接在鏈橋5預留的接口位置上;將電路板2中的小電路板與電路托盤1用螺釘固連在一起后,再將電路托盤1與鏈橋5上的接口通過螺釘連接;將后連接環(huán)4通過螺釘連接到三個鏈橋5上。最后將聚四氟乙烯結構件7用螺釘安裝到前連接環(huán)3上。
分別將三根導軌柱的一端螺紋頭擰入防爆殼體內部的螺紋孔內,將三個導軌安裝到位。三根導軌柱安裝于防爆殼體后,將紅外成像結構裝置通過導軌柱從防爆殼體后端推入殼體內,然后用螺釘將后連接環(huán)4固定在三根導軌柱上。最后通過調節(jié)后連接環(huán)4三個徑向螺釘來調整紅外成像結構裝置的軸向位置,使其達到最佳狀態(tài)。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